民進網
寧夏民進
日前,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貢獻評選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民進寧夏大學委員會被評選為先進集體,民進會員、寧夏大學農學院臨床獸醫學教授、寧夏大學奶牛疾病防控技術工程中心主任吳心華被評選為先進個人。
發揮智力優勢 助推打贏脫貧攻堅
“我代表民進寧夏大學委員會通過電視電話會議的形式參加了表彰大會,回顧光輝歷程,我們激情滿懷,展望美好未來,將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風貌投身新的偉大征程。”民進寧夏大學委員會主委劉明激動地說。
“民進寧夏大學委員會有4個支部,會員83人,大多數都是各學院學科的骨干教師,特別是民進第三支部(原農學院支部)集中了全區種植和養殖領域的知名教授。”劉明介紹,為發揮民進專家教授的智力優勢,在寧夏大學“牛”教授吳心華帶領下,委員會成立了“民進寧夏大學科技支農服務部”。
民進會員在做好教學科研為畜牧養殖培養高級實用人才的同時,面向脫貧攻堅主戰場,服務農業生產第一線,為打牢產業扶貧基礎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吳心華作為民進科技扶貧指導員,多次參與民進寧夏區委會“支教助農”科技扶貧下鄉,赴寧夏貧困地區,給當地養殖戶講授養殖技術培訓及指導,開展肉牛養殖與疾病防控,肉羊養殖與疾病防控技術培訓和實地指導,治療牛羊疾病數萬頭次,為精準扶貧,農民增收,產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與此同時,吳心華首次在寧夏開展奶牛真胃變位研究,提出了“幽門離位學說”,并將手術在寧夏、甘肅、內蒙古100多個牧場進行示范試教,突破了寧夏奶牛外科手術的禁區,對獸醫臨床的整體水平的提高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會員張春珍擔任自治區蛋雞產業首席專家和自治區科協“遠程技術培訓”專家,常年為農民提供科技支持;會員代曉華常年扎根西海固貧困地區,培養“三區人才”,開展作物和小雜糧種植培訓……
參與民主監督 為脫貧攻堅建言獻策
民主監督是黨派履職的一項重要任務。民進寧夏大學委員會發揮會員專業優勢,積極協助區委會開展對口鹽池縣、西吉縣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先后13次赴兩縣開展民主監督工作專項調研,深入50多個行政村,發放調查問卷500余份,實現監督鄉鎮全覆蓋。
“我們組織調研組走訪群眾305戶,實地查看‘兩不愁三保障’、享受扶貧政策以及群眾對精準幫扶工作成效的滿意度等情況。”劉明說,委員會還積極與村“兩委”班子、駐村干部、群眾代表座談50余場次,了解脫貧攻堅政策措施執行、扶貧項目實施和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等問題,就產業結構調整、養殖品種選育、疫病防治、健康保障、教育保障、住房改善等問題提交7份專項監督報告。
針對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民進寧夏大學委員會形成一批高質量的提案、大會發言和社情民意信息。其中,《關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建議》等多篇信息被民進中央和自治區政協采用,3篇社情民意信息被自治區領導批示,得到有效落實。委員會參與撰寫的提案《關于加大人畜禽共患傳染病控制力度的建議》受到國家相關領導人的批示,獲得民進中央參政議政成果一等獎。
圍繞支柱產業 推進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
注意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工作是參政黨履行職責,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的重要渠道,也是樹立參政黨形象和自身價值的重要體現。
民進寧夏大學委員會以民進寧夏區委會開展的“同心·彩虹”支教助農活動為依托,將社會服務與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為西吉縣培養綜合素質高、業務力能強的一線教師隊伍扎實助力。邀請專家積極參與產業扶貧規劃、技術培訓,帶動當地人就業,組織全國知名專家對肉牛、中蜂養殖、馬鈴薯、中藥材生產儲存等提出技術指導多次,捐贈農業養殖種植書籍。組織協調法律專業會員赴貧困村開展法律宣講,現場解答群眾咨詢的法律問題,并向群眾贈送法律書籍。
圍繞“打造奶產業千億產值”重大戰略部署,民進寧夏大學委員會還專門成立骨干專家服務團。“針對我區奶牛場建設規劃、奶牛良種繁育、疫病防治、飼草料基地建設、牧場信息化建設、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等情況開展調研。”劉明說,配合民進寧夏區委會聯合農業農村廳在吳忠市舉辦全區奶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訓班,提升我區奶牛養殖現代化水平,扎實推進奶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將繼續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等優勢,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為推進國家各項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劉明說。
轉載自2022年1月6日《華興時報》03版,作者王茜